欢迎来到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 热点资讯 > 平山资讯 >  【平山文化】民间小曲唱出家乡情

    【平山文化】民间小曲唱出家乡情

    时间:2024-09-03 14:02:18  编辑: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2165次   【】【】【网站投稿
    平山县蛟潭庄镇和合河口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流传于那里的民间小曲被称为“闫三妮民歌”。闫三妮是当地一位农民女歌手,抗战时期,她将家乡一带的民间小曲唱响了晋察冀边区

    平山县蛟潭庄镇和合河口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流传于那里的民间小曲被称为“闫三妮民歌”。闫三妮是当地一位农民女歌手,抗战时期,她将家乡一带的民间小曲唱响了晋察冀边区,被晋察冀军民称为“太行歌王”。新中国成立后,闫三妮将民间小曲唱进了人民大会堂,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如今,闫三妮民歌的传承人又在美丽乡村唱响了这山乡民歌。

    “北靠阳坡坡南流河水,蛟潭庄的风光实在美。风雨春秋一条石头街,千年的老槐树下故事多。八路军抗战在太行山,村西头住着咱聂司令员。还有救死扶伤的外国医生,他的名字叫白求恩……”还没走到平山蛟潭庄村老槐树下的小广场,就听到了胡琴伴奏的悠扬歌声。原来,这是村民们正在学唱《蛟潭庄村歌》。

    平山县_平山县_平山县

    蛟潭庄村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句闫三妮民歌。

    蛟潭庄村可以说是一个文化村、民歌之乡,村里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句,特别是闫三妮民歌,是村民的骄傲,更是村子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妮小曲火全国

    据调查,在平山县蛟潭庄镇、合河口乡一带,祖辈流传着极富乐律之美的民间小曲。据当地老人们说,大约自1000多年前当地村落形成后,就逐渐有了民间小曲。1913年出生的闫三妮,就在当地民间小曲的熏陶中长大。

    闫三妮不管是烧火做饭,还是洗衣服、纳鞋底,她都哼唱着那些乡间小曲,有的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有的是她即兴填上的词儿。各种生活场景都能入她的歌,有的歌甚至只有一句词。

    “七月的太阳似火烧,日本进攻卢沟桥。侵略我国呀灭我种,还要奴役我同胞……”抗日战争爆发后,闫三妮唱起了《七七事变歌》。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就在蛟潭庄村。平山人民积极拥军抗日,闫三妮用民歌唱出了平山人民最朴素的情感:“最后的一把小黄米呀用来做军粮,最后的几寸老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一床老棉被也盖在那担架上啊,最后的一位亲骨肉也送到那部队上。”

    闫三妮凭借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经常到平山各地演唱,将家乡小曲在晋察冀边区唱响。

    闫三妮生前不识乐谱,但是却能演唱三百多首民歌。从1956年8月开始,陆续有施光南、江玉亭、李劫夫、马思聪、乔伦、李中艺、尤熹、程千里等作曲家,记谱整理闫三妮演唱的民歌。

    1964年,闫三妮应邀参加河北省民间艺术代表队赴京汇演,并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之后,闫三妮又应邀到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了专场演唱会。由此,闫三妮民歌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

    抢救挖掘几十年

    闫三妮民歌是河北民间音乐的优秀代表,是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内容。闫三妮民歌开创了一种鲜明而独特的音乐艺术审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当时,油印版《河北音乐》曾以专版刊登了300首平山民歌,其中闫三妮演唱的民歌就达八九十首;河北省有关部门对闫三妮的代表歌曲《你走那个山梁我走沟》等进行了精选录音;平山县文化馆还编印了《闫三妮民歌选集》。后来,闫三妮民歌多次收入音乐类专著或教材。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后几次搜集、采访民歌中都发现,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声望高、影响大的首推平山县蛟潭庄的闫三妮。

    为了挖掘保护闫三妮民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几代文艺工作者不辞辛苦地进行抢救挖掘,整理出平山民歌、传统民歌、革命民歌、现代民歌四大类共200余首。

    虽然现在人们再也不能听到闫三妮的原声令人遗憾,但2013年闫三妮民歌入选第五批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面临失传窘境的闫三妮民歌迎来了崭新的生机。

    培养新人得传承

    平山县_平山县_平山县

    吕贵连是闫三妮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闫三妮民歌也成为平山蛟潭庄村的一张文化名片。

    平山县_平山县_平山县

    蛟潭庄村成为闫三妮民歌传承基地,吕贵连(右)作为传承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性文化活动,传承闫三妮民歌。

    闫三妮民歌演唱时使用蛟潭庄、合河口一带的方言土语,并以即兴表演方式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格。闫三妮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吕贵连能够传唱20多首闫三妮民歌,目前在闫三妮民歌传承人中可以说是最多的。由于吕贵连娘家与闫三妮娘家很近,同属一个山沟,她们两人的婆家也同在一个村,她的发音、吐字与闫三妮最为相近,而且声音豁亮、清脆、干净、穿透力强,又得到过闫三妮的口传心教,所以吕贵连演唱的小曲基本保留了闫三妮民歌的特点,方言纯正浓郁,曲调原汁原味。

    吕贵连的奶奶白二妮和闫三妮是好姐妹,白二妮受闫三妮的影响,也爱唱当地小曲。吕贵连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奶奶学唱当地小曲。

    吕贵连嫁到蛟潭庄村后,便有了亲耳聆听闫三妮演唱小曲的机会,也就经常跟闫三妮学唱当地民歌,从而得到了闫三妮的口传心教。“有时候从闫三妮的门口过,我说:三奶奶,你给我唱个歌吧。她说:好,唱一个,你可得记住了。”吕贵连至今对闫三妮的印象仍然十分清晰。就这样,吕贵连隔三岔五地跟闫三妮学唱当地小曲,一直到1985年闫三妮去世。

    70岁的吕贵连学习传唱闫三妮民歌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了。她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性文化活动,展演、传唱闫三妮民歌。长期参加文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吕贵连积累了很多文艺演出经验,也使她成为蛟潭庄一带的农村文艺“明星”。

    吕贵连不仅自己演唱闫三妮民歌,还在村里教授、传承闫三妮民歌,张素琴、梁静静、刘奇奇等20多人都曾经跟着她学习。为了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吕贵连还经常到蛟潭庄村小学教孩子们演唱闫三妮民歌。

    村里还有张树清、张凤凤、李秀林等妇女也会唱一些闫三妮民歌,她们共同传承着这一民间音乐瑰宝。

    如今,蛟潭庄村已成为闫三妮民歌传承基地,这种山乡小调又悠扬地传唱在美丽的乡村。

    编辑|元月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