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体校到冠军摇篮——走近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
图为小学员们在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宽敞、明亮的球馆内训练。
在中国乒乓球辉煌的历史中,有一些地方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乒乓球健儿的追梦之旅。坐落在石家庄正定的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正是这样一片孕育梦想的热土。
从一所条件艰苦的乡村业余体校,到中国乒乓球冠军的摇篮,这里沉淀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史,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健儿逐梦的脚步。
■深情厚谊 殷殷嘱托
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位于正定县城东侧,与隆兴寺和荣国府景区隔街相望。与景区的喧嚣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静谧、清新,仿佛古城一隅的一处世外桃源。
走进基地,象征世界乒乓球运动最高荣耀的七座奖杯雕塑映入眼帘,斯韦思林杯、考比伦杯、圣·勃莱德杯、吉·盖斯特杯、伊朗杯、波普杯、兹·赫杜塞克杯依次排列。置身其前,内心情不自禁被荣誉感召,深深折服。
这里的故事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0年,正定县的体育教师王庆广建立了留村小学乒乓球队,并逐渐在当地乒乓球比赛中崭露头角。而以这支球队为基础,1974年,留村少年乒乓球业余体校成立。
这所乡村体校如同荒漠中的一片绿洲,浸润了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田。
转机发生在198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任职时,曾多次到留村体校调研、视察工作。当他得知青年教练王素梅因工资微薄而生活困顿,很快就解决了她的待遇问题,这份对基层教练的关爱,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体校这片沃土。他还鼓励王庆广把体校搬迁至县城,以更广阔的天地培养更多的乒乓球人才。
基地主任樊志玉回忆,起初,老校长王庆广还有一些顾虑,他觉得,留村那块地好不容易啥都弄齐了,说搬走就搬走有点可惜。但实际情形是,体校建在一个村里,选拔苗子的面太窄。再则体校名声在外,有很多举办大型比赛的机会,如果留在村里,很多事情都不好办。最终,王庆广也认识到了体校搬家的重要性。
1984年夏天,留村乒乓球业余体校启动搬迁计划,县里在城东给了体校4亩多地和一部分资金支持。到1986年初,体校学生才全部搬到新校址,学校也正式更名为“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
多年以后,老校长曾这样回忆搬家的重要意义,“在我们还是小小的村体校的时候,总书记就看到了未来的前景,推动我们搬到县城来办学。搬家是我们乒乓球基地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决定性环节。不搬,就没有今天的基地。”
■迎来国乒 铸就辉煌
走进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荣誉室,一张低矮的墨绿色旧球桌格外引人注目。
基地主任樊志玉摩挲着斑驳的台面感慨地说:“这是我们搬到正定县城后添置的第一批训练球桌,大伙儿都特别爱惜。那时球台没法调整高度,孩子们个头小,够不着,我们就把桌腿锯短了10厘米,这些都是学校的宝贝。”
就像一粒等待发芽的种子,乡村体校搬迁至正定县城后,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只缺少一场“甘霖”。
1990年秋天,河北省体委在新落成的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举办了一期“河北省乒乓球业余教练学习班”,时任国家乒乓球女队主教练的张燮林,以及郗恩庭、姚国治等国家队教练受邀前来授课。
刚到体校,张燮林就对这里清静幽雅的环境和崭新的训练场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到中国女乒就要备战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他就问身边的王庆广,“让国家队来这里封闭训练行不行啊?”这是一项多么光荣的任务啊,王庆广斩钉截铁地回答:“沾,当然没问题!”
1992年5月,张燮林如约带着国家乒乓球女队全部人马,一行32人来到正定进行封闭集训。经过一个月的高质量备战,国家乒乓球女队从石家庄正定启程,出征巴塞罗那奥运会。那届奥运会上,邓亚萍和乔红一举包揽女子项目全部两枚金牌。
这次封闭集训,取得了圆满的成果,也是国家乒乓球队大赛前来正定备战的肇始。自此,“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一所少年体校,从此成为了“国球”的“大本营”。
荣誉室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体育健儿在此拼搏的身影。樊志玉指着照片上的小姑娘说:“这是张怡宁刚来时的照片,我看着她从一个又瘦又小的孩子成长为了奥运冠军,对她的印象最深。”
1998年冬天,当国家乒乓球队再一次来到基地集训时,领队黄彪提议,把欢迎标语改为“欢迎中国乒乓球队回家训练”。“回家”两个字,是国家乒乓球队全体成员内心的真情流露。
2013年,邓亚萍以爱心大使的身份回到这里。她深情地表示,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据了解,自1992年以来,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圆满完成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奥运会、世乒赛等大赛前的封闭训练26次,助力国手们夺得奥运金牌26枚,夺得世界冠军七十多项(次),邓亚萍、刘国梁、王楠、张怡宁、王励勤、马琳等国手,从这里走向了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精心保障 梦想绽放
一项项耀眼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基地精心周到的保障工作。基地的辉煌不仅仅属于运动员,同样属于那些默默耕耘的教练和工作人员,他们在这里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
凡是国家队有要求,大到场地扩建、设施配套,小到运动员的个人需求,无论什么大事小情只要提出了,基地工作人员都会一丝不苟地去解决,让国家队能安心训练,是大家工作的唯一标准。国手吕林在基地集训时曾真挚地说:“只有在这儿,我才睡得踏实。”
原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姚振绪曾回忆,“1992年, 国家队第一次到正定进行封闭训练,当时选择正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理优势。因为它距北京很近,人员调动起来比较快。我当时在国家队做领队,主抓后勤工作。基地的工作人员非常配合,有啥事就处理啥事……基地对于国家队的服务是全心全意的,只要队里提出要求,他们一定想方设法满足,每次出征世界大赛前,他们都举行欢送仪式,每次胜利归来,他们都到机场迎接。所以,等我们再去集训的时候,所有人就会像回家一样。”
自1994年起,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还担负起了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备战残奥会、锦标赛等世界大赛的重任。对此,基地先后多次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新建的综合楼从设计阶段就高标准作出了无障碍施工规划,营造了温馨的无障碍友好环境,使整座训练基地变得更加有“爱”,为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不断提供更加优质的训练和服务保障。
如今的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卓越的训练成效,铸就了“国乒福地、冠军摇篮”的传奇。这里,承载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程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记者 刘真/文 张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