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平山县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是省会的西部生态屏障,全县耕地45万亩、水域46万亩、山场288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我省地理风貌最齐全、农业资源最丰富、农业业态最完备的县份之一。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成功选入了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名单。
据了解,该县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推动两山(燕山、太行山)生态功能区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制定了保障措施,积极全面开展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各项工作。如今,基本形成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创新绿色发展机制
平山县委托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组织专家编制完成了《平山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规划(2019—2030年)》和《平山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方案》并进行了规划发布。规划突出平山县区域特点和鲜明特色,重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加快农村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建设,指导平山县农业绿色发展。
规划的编制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紧密衔接,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土地整理、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与城乡一体、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紧密融合,做到了科学性与前瞻性的协调统一。
此外,该县落实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的排放,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环境违法行为。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平山县着重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综合考虑全县各区域地形地貌、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县划分为三区。
平原—丘陵种养结合区,该区域坚持产能为本、种养结合、兼顾生态,稳步提升产能,强化石家庄“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化肥农药减施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做好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地保护。
山区特色生态区,该区域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以发展生态保育型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重点,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山水生态保护区,以饮用水源地和滹沱河、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等重要河流水库及两岸保护为重点,恢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加大水源涵养林建设力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等行为。严格限制河流源头及上游地区发展高污染产业,持续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巡视保护力度。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平山县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出台了《平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平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实施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在项目村建设了集中式污水处理站,解决村庄污水无序排放问题。对城镇周边的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统一处理系统,在有条件的乡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在全县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暂存、县转用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各村均配置了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设施,建设垃圾转运站、运输车辆等转运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18年,全县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1.49%。
全面开展农村生态绿化建设,以生态保护、绿化美化为主要目标,对道路、坑塘进行绿化,实现生态、景观、经济共赢。根据村庄基础条件,大力实施环村林带建设,合理选择绿化模式,提高村庄绿化水平,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街景,实现了“村边森林化、村内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生态田园风光。据统计,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60.03%以上。(记者岳金宏 见习记者李坤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