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 热点资讯 > 平山资讯 >  为了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平山县脱贫“摘帽”攻坚综述

    为了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平山县脱贫“摘帽”攻坚综述

    时间:2024-10-06 08:03:26  编辑: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149次   【】【】【网站投稿
    为了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平山县脱贫“摘帽”攻坚综述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也是在这里,党中央动身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序幕由此徐徐拉开。

    为了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平山县脱贫“摘帽”攻坚综述

    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也是在这里,党中央动身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序幕由此徐徐拉开。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市平山县,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年来,平山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帮助支持下,践行“两个务必”、弘扬“赶考”精神,不忘初心、感恩奋进,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兑现按期脱贫“摘帽”的庄严承诺。老区人民以昂扬饱满的精气神,书写下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

    1986年,平山县正式入列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000户111619人,贫困发生率25.9%。2016年底,经建档立卡动态管理调整,剩余贫困人口4084户624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9%。

    2017年,平山县生产总值完成243.4亿元,实现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65元。2018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5元,增长10%。

    2017年,经精准识别“回头看”,剩余贫困人口1849户36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4%。经过市级初审、省级验收检查评估,贫困县退出验收7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并通过全省退出公示。

    夯实责任、握指成拳,全面激发攻坚拔寨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平山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全面打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攻坚体系。在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双组长”制基础上,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的脱贫攻坚会战指挥部。指挥部成立1个指挥中心作为“指挥中枢”,下设督查、宣传信息、政策明白人、综合业务管理4个办公室,统领产业发展、涉农资金、健康教育等10个专项工作组,将23个乡镇划定为23个“战区”,构建起“1+4+10+23”攻坚模式,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落实高效、推动有力”的攻坚体系。

    强化动员部署,确保脱贫有序推进。按照“总体规划、分类布局、统筹推进”原则,科学制定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分库区周边、丘陵山区、平原乡镇三大类,坚持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乡村旅游发展“五位一体”协调推进,明确了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出台了《凝聚合力精准发力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配套制定了驻村帮扶、金融支持、政策救助等“1+9”政策文件,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政策保障。

    强化工作推进,层层砸实主体责任。坚持“三级干部齐上阵,层层立下军令状”,建立脱贫攻坚包联责任清单制度,26名县级干部每人分包1个乡镇、联系2个贫困村、帮扶5个贫困户,每周不少于两天时间进村入户抓推进、促落实。选派546名优秀干部驻村,结合省、市驻村工作队,实现了260个贫困村和35个面上贫困村精准帮扶全覆盖。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强化帮扶责任人责任,解读政策、指导业务,确保了政策落实不打折扣、不走样。

    强化责任落实,督导激励成效明显。按照“真督真查、实督实查、暗督暗查”要求,构建了“村村互查、乡镇自查、乡镇互查、包乡督查、评估检查、综合督查,问责开路”的“六查一问”督导机制。形成有力震慑效应,倒逼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务实创新、精准发力,全面夯实脱贫出列的基层基础

    平山立足县情实际,按照“求真务实、创新提高”思路和“全覆盖、无缝隙、绣花式”要求,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久久为功、接续发力,确保扶贫脱贫精准、扎实、真实。

    以全面精准为前提,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人。平山县脱贫攻坚过程中始终坚持精准要义,贯穿于识别、帮扶、管理、退出全过程,突出重点、靶向发力,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精准识别,精确扫描每一户。在2017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中,聚焦“贫困人口有多少、致贫原因是什么、脱贫路子靠什么”,组织抽调432名机关干部,深入717个行政村,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形式,扎实开展精准识别。精准管理,一户一套扶贫账。创新建立“一归档、二上墙、三入袋”精准帮扶台账。“一归档”,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建立“一户一档”,从建档立卡直至贫困退出,各类档案资料以时间轴为序整理,清晰展现每一户的识别、帮扶和退出脉络。“二上墙”,即为贫困户设计制作了“上墙明白卡”和“帮扶连心卡”,“上墙明白卡”主要体现贫困户信息、持续帮扶措施和成效、年度收入细目和“三保障”指标落实情况;“三入袋”,即“五证一册”、月收入台账和佐证材料等三类要件全部装入档案袋,放入农户家,翔实体现享受的政策、得到的帮扶和持续收入,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精准施策,精确滴灌每一人。严格按照中央“五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按照“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住不了的建起来”原则,精准确立帮扶路径。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持和就业扶贫;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面落实“三免一助”政策;对山区宜林区域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和护林员就业帮扶带动;对农村低保、五保和特殊困难人群,实行政策兜底、残疾补助和子女赡养等精准保障;对因病致贫人口,实施健康扶贫;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区域人口和住房困难群众,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帮扶,真正把“血液”输到了“静脉”,把“诊治”瞄准了“病根”。

    以发展产业为根本,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坚持把培育发展产业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以贫困群众为主体,以内生动力为驱动,以参与式、开发式扶贫为主线,探索建立了“大产业覆盖、小产业带动、点对点帮扶”产业扶贫新机制。“大产业覆盖”,就是按照“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将4593.7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注入47家重点景区和龙头企业,作为贫困群众的参股资金,折股量化、保底分红;“小产业带动”,就是按照“合作社+特色产业+农户”模式,引导所有贫困户入社,推动土地全面流转,发展乡村旅游、林果、药材等小而活的特色产业,使贫困群众靠薪金、股金和土地流转金持续稳定增收;“点对点帮扶”,就是按照“1+1”结对帮扶模式,引导帮扶责任人对农户开展产业精准帮扶,通过签订长期订购协议或帮助推销农副产品、办理小额贷款、推荐稳定就业等,重点带动边缘人群增加收入。2018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平山县“产业扶贫促发展”典型做法。

    通过全面落实产业扶贫新机制,构建起了“面”“点”“线”相结合的精准脱贫产业支撑体系。“面”上实现“三个全覆盖”:产业项目全覆盖、合作组织全覆盖、农村电商全覆盖;“点”上推行“五种新模式”:“乡村旅游+扶贫”“农业园区+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特色种养+扶贫”“光伏产业+扶贫”。

    以改善环境为抓手,全面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按照“建设美丽村庄、平安村庄、和谐村庄、幸福村庄”要求,大幅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让广大群众在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中脱贫致富,为后续生产生活营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人居环境。按照每年不低于30%的比例,优先将贫困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对全县260个贫困村分批次打造,建成30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45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占贫困村总数的60%。消灭危旧房屋,保障居住安全。累计完成危房改造8914户,其中新建6390户、维修2524户。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回头看”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78户222人,逐户确定了搬迁安置方式和地点,在县城胜佛小区统一购房安置54户150人,东王庄集中自建安置10户35人,自主选择投亲靠友、自建、自购等零散安置14户37人。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累计投入6.5亿元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累计硬化主街道186公里、通村路488公里,安装路灯7427盏,实现了主街道硬化亮化“全覆盖”。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脱贫出列饮水项目、“7·19”灾后重建农村饮水工程,全县717个行政村中,643个村采取集中供水,74个村采取分散式供水,水质检测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提升公益设施,推进服务均等化。

    以政策兜底为保障,不断增进群众民生福祉。每年至少拿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0%用于民生支出,并不断将民生政策向贫困人口与贫困户叠加,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健康教育等政策扶贫,切实扎牢兜底保障网,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全覆盖。提标扩面“兜底线”。按照“应保尽保、兜紧兜牢”要求,完成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提标扩面,实现了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35%,贫困人口参保率100%。扶持培训“增就业”。着力完善就业增收保障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点菜式”免费培训,累计培训近1万人次,每人掌握1-2项实用技能,通过发展产业、就近和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医疗惠民“看起病”。创新“5+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免助并举“防辍学”。县内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6123人全部在校,均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生按标准发放了生活补助,“两免一补”落实率100%。

    以机制创新为支撑,着力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创新模式、优化机制、完善举措,为精准脱贫增添了持续动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注入脱贫致富“源头活水”。按照“财政撬动、整合打捆、金融服务、项目争取、社会帮扶”思路,县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扶贫资金6733.11万元,争取上级专项财政扶贫资金3.27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7.32亿元,融资7.7亿元,集中用于扶贫开发。按照“免担保、免抵押、3年以内、5万元以下、基准利率、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有意愿、有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21亿元。创新资金监管办法,搭建扶贫资金“安全通道”。为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严防扶贫领域腐败,整合检察、扶贫、财政、民政等有关单位力量,在全省首创了“检察扶贫网络平台”,共纳入监管项目117个,涉及资金12.5亿元。创新党建引领模式,构建党群干群“连心桥”。坚持“脱贫攻坚进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按照“党群部门包软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政法部门包乱村、涉农部门包弱村”原则,精准选派546名党员干部进驻所有贫困村和面上贫困村,切实发挥全方位引领作用。创新政策宣传手段,凝聚脱贫强大“正能量”。

    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全面巩固扶贫脱贫的成果成效

    平山县坚持精准脱贫和巩固提升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按照“劲头不散、力度不减、政策不变、人员不撤”的总体要求,及时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坚决防止“刚刚脱贫又返贫”的问题发生。

    全力抓好整改提升。对照国家和省考核验收反馈的问题清单,逐项拉出问题、责任、进度、整改、效果“五个清单”,对涉及平山县的15项“点对点”问题逐项进行整改,对需要“举一反三”的108项问题逐一进行查摆,确保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持续推进精准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重点把握三类关键人群,实行巩固一批、脱贫一批、帮扶一批。“巩固一批”,对已脱贫人口,享受的产业、就业、医疗等各项政策保持不变,将超出国定贫困线标准500元作为脱贫临界线,对临界线内的每月观测、重点帮扶,确保持续增收不返贫;“脱贫一批”,对剩余的3606名贫困人口,按照因病、因残、因学、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等致贫原因精准施策,通过产业就业或政策兜底等进行精准帮扶,确保稳定脱贫;“帮扶一批”,对返贫和新纳入人口,精准分析致贫原因,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精准脱贫。

    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坚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针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存在的“悬崖式”差距,谋划实施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争取省农发行融资贷款,对非贫困村进行重点提升,并在新发展产业方面予以倾斜,确保全县717个行政村整体巩固、同步发展。

    全力推进社会扶贫。按照社会扶贫“新三样”要求,号召动员敬业集团等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成立医疗救助基金,对贫困户、低保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精准救助;与碧桂园集团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入120亿元,重点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研习所、设立党建联系点、健康教育扶贫基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全面带动老区群众增收致富。

    平山县主要领导表示:“脱贫摘帽”不是最终目的,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才是不懈追求。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发挥革命老区应有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回应老区群众多年的期盼,努力向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交上一份新时代的优异答卷!”(记者岳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