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城总体规划.doc
平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批准《平山县城总体规划》议案的说明平山县人大常委会:《平山县城总体规划》是1984年开始编制的,已经过了三次修改,此规划是2006年委托河北省信达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的(2006-2020年)总体规划,于2006年年底完成修编,并于2007年2月经专家评审会通过,今年5月份,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按照各方面的修改意见,信达设计院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修改后,建设局将总体规划资料,分别送人大、政协、县委、政府各1套,征求县四大班子的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定稿。为了适应新世纪平山县的发展建设需要,更好地指导县域县城各项建设活动,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平山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行政辖区,总面积2648km2。预测2010年,全县总人口48.5万人;2020年,全县总人口51.5万人。本次规划是充分发挥平山县的旅游资源和农林牧渔业资源优势,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实施交通带动和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工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前提下提出来的,规划的远景目标是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西柏坡市。
结合城区的自然条件和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规划将平山镇、东回舍镇、三汲乡、两河乡、大吾乡、苏家庄乡、岗南镇、温塘镇、西柏坡镇、古月镇、下槐镇的全部及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平山部分)等划入县城规划区;规划区界定面积约计96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6.3%。规划将平山镇、东回舍镇纳入县城城区,其中主城区为现状县城,规划为东区;东回舍镇为西区。其中,本次规划确定平山县城主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包括:北起王母村南,南到西义羊村北,东到北义羊村东,西到中白楼村西,规划区总面积约50.5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1%。到2010年县城人口发展为10.75万人,用地12.7平方公里,近期人口18万人,用地26平方公里。为加强对县城建设区外空间环境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引导县城在本规划期以后的合理发展,通过对平山县城周边各乡镇与县城的交通、产业联系及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规划远景在本期规划的基础上,将温塘、西柏坡和南甸纳入城市规划管理范围,和县城一起构筑平山县城城市组群。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通过职能、产业的统筹安排,形成“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即以县城(含主城区和回舍区)为核心,发展温塘、西柏坡、南甸三个城市功能组团,构筑“城市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结构合理、青山碧水环拥、绿色空间相隔、城市干道相连”的城市组群。
县城包括主城区和回舍区,是全县的政治、金融、文化、信息中心。依托交通、区位及自然环境优势,立足电力、建材和轻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个集生活、贸易、生产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组团,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品位的提升。三个功能区分别承担部分城市职能,整体布局,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温塘:河北省重要的休疗养基地,县域旅游服务中心区,以发展休疗养和旅游服务为主的服务性功能组团。主要承担县城的旅游服务职能。西柏坡: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发展红色旅游为主的旅游性功能组团。主要承担县城的旅游职能。南甸:全县的工业基地,以发展二、三类工业为主的生产性功能区。主要承担县城的生产职能。平山县城市组群为“一城三区”分散组团式空间布局,各组团之间利用自然河流、山体及一定宽度的农田保护区等形成绿色隔离空间,在各组团内部充分保留河塘水面和山丘林地,增加城区内的开敞空间,使之与外围大环境相连通,形成“青山环绕、碧水相依、绿廊相隔”的绿化格局。规划主城区与各区之间建有至少两条连接道路,主要为国道、省道、城市环路和主干道的延伸线,能将各区至主城区的交通直接引至中心区的边缘。
回舍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道路有现状石闫公路、改建石闫公路、南环路以及冶河路西延线。温塘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有石闫公路、南环路。西柏坡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有207国道、平涉公路、石闫公路及跨岗南水库架桥连接西柏坡与温塘区的快速路。南甸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有平涉路和陈孟路。以及贯穿城市中心区的柏坡路、冶河路及南环将"一城三区"快速、便捷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