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发展全域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平山别样红。
这不仅仅是一句旅游口号,也是如今平山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告别贫穷,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石家庄市平山县从2018年摘掉32年的贫困帽,到如今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在这红火的背后,离不开“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因地制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平山县以旅游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发展的主导产业,近些年来,走出了一条“发展全域旅游、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用好红色资源 让人民过上红火日子
“我是第五次来西柏坡了,这次是带朋友来的。”来自石家庄的张文慧说,西柏坡因其辉煌灿烂的历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成为外地人来石家庄旅游的“打卡地”,也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她每次参观完革命前辈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心灵都会受到一次洗涤。
每年数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西柏坡镇提供了发展良机。张晓峰 摄
每年数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西柏坡镇提供了发展良机。
“10年前,我们村年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如今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2万元。”紧邻景区的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军骄傲地说道。
坐落在西柏坡镇中心位置的梁家沟村,全村90户、330人,是岗南水库移民村,人均耕地不足三分,群众生活较为困苦。
2008年,梁家沟村把村民集中在了村子的西侧,建立了新村,发展民宿,腾出了紧靠西柏坡景区的40多亩宝贵土地,建立了一座红旅小镇。
梁家沟村旧貌换新颜。张晓峰 摄
要想人民的日子彻底好起来,还得将红色作为依托,做“红色+”文章,开民宿,卖产品,搞服务,让群众彻底融入红色旅游产业链中。
在红旅小镇,齐大姐的烧饼摊让她家过上了好日子。盖文卓 摄
陈志军说:“我们村是土地入股红旅小镇,全村占股40%,前三年村里每年保底收入200万元,村里再按照不同股份分给村民。现在村里人在红旅小镇开饭馆、开观光车、卖纪念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紧邻村口的一栋二层小楼,就是梁家沟村村民齐娜娜的家。5月12日,站在她家二楼的阳台上,青山、花园、红旅小镇尽收眼底。作为三家示范户之一,齐娜娜最先在村里搞起了民宿,“现在我在家开民宿,我老公在红旅小镇开观光车,一家人年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元。”
作为中共中央统战部诞生地,李家庄是一个只有87户人家、256人的小村子,总面积约2000亩,人均耕地仅0.6亩。2015年李家庄村的年人均收入是5255元,而到了2019年,李家庄村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25000元。
李家庄村村民赵素珍,在听取了乡镇扶贫干部意见后,2017年在村里开起了饭店“观汀小栈”,当年就回本赢利了。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有住宿的需求,赵大姐在2018年又把自家小院改造成了民宿,5个自带卫生间的房间干净卫生。2020年冬天她还花费十几万元对洗手间进行了升级改造,用更好的条件迎接游客。
“现在李家庄建设得越来越好了,旅游的人也多了,我们收入增加了不少,每天干劲儿十足,生活更有奔头了。”说着,赵大姐开心地笑了。
截至目前,平山县已有红色景点240多处,红色旅游火起来,人民的日子红起来。
如今的李家庄村美如画卷。张晓峰 摄
立足自然禀赋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这两年政策好,来旅游住宿的人也不少,我自己每年夏季在家就能挣两三万块钱,真是特别满足。”王林芳开心地说道。
王林芳家在驼梁山下的前大地村。驼梁主峰海拔2281米,原始森林保护完好,自然风光秀美,被称为“太行山上的绿宝石”,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避暑。利用地理优势,王大姐开了这家如意旅社,旅社有十几个带独卫的房间。
站在院子里,远眺青山如翠,近看鲜花盛开。住着干净卫生的房间,吃着可口舒心的农家饭,很多游客成了如意旅社的回头客,王大姐也尝到了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甜头。
“平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高山、森林、湖泊、溶洞、峡谷、温泉等各类自然景观300多处。”平山县文旅局副局长张平良说,平山县自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依靠大自然的馈赠,以“红绿古温”为特色,利用绿色生态、历史古迹和温泉汤治,打造了中山文化体验、太行山水休闲等8大特色旅游片区,建成一个5A景区,10个4A景区。如今,平山步步皆景,时时能游。
平山县利用绿色生态、历史古迹和温泉汤治,打造了中山文化体验、太行山水休闲等8大特色旅游片区,建成一个5A景区,10个4A景区。(资料图片)
另外,平山县还累计投资18亿元完善路网。先后构建了230公里旅游大环线,打造了70公里环柏坡湖精品线,建设了西柏坡—驼梁等6条旅游环线,实现了高速公路与景区景点的顺畅通达。投资2.5亿元,配套建设了西柏坡游客服务中心,在旅游路沿线建成了7个旅游驿站和游客咨询服务点,配建15个生态停车场、200余个旅游厕所,大大提高了旅游舒适度和便捷性。串景成链,平山全县成了一个大景区。
发展全域旅游,创新完善“旅游+扶贫”,平山县探索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路径。
截止到2020年,平山县发展现代农业园43家,培育特色小镇10个、旅游专业村50个,带动209个贫困村2.3万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
平山县全域旅游从业者达到8万余人,2019年全县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943万人次、146.3亿元,比2016年分别增长67.8%、80.6%。
做好文旅融合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了全方位宣传旅游,平山县开通了“平山别样红”“畅游平山”微信公众号。北冶抬黄杠、平山民歌(尤家庄小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景区、进农村展演,使文旅资源在农村深度融合,生根发芽。
平山县还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古文化,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创排了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白毛女》等,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平山记忆》《中山国》《滹沱记忆》。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在央视热播,并获得两项国家级大奖,观看人数达8亿多。
此外,平山县还开发出充满古中山元素的旅游文创产品共计8大类400余个,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中山文化,传播中山文化。
创新文旅融合宣传模式,大力提升平山县旅游品牌影响力,平山县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五月的平山,满眼苍翠,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笑声绵绵。红色和绿色,历史和时代,正在这里交融、辉映,交融出平山别样红,辉映出人民的幸福生活。
发展全域旅游,已激发出蕴藏在平山好风景中的无限潜能,不但美了乡村,富足了乡亲,还调整了产业结构,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相信,未来的平山县将会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做足绿色发展文章,在巩固脱贫成效、振兴乡村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