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 热点资讯 > 平山资讯 >  我们走在大路上 —— 赶考日前夕重走赶考路纪实

    我们走在大路上 —— 赶考日前夕重走赶考路纪实

    时间:2025-01-02 13:04:18  编辑: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196次   【】【】【网站投稿
    我们走在大路上—— 赶考日前夕重走赶考路纪实记者 周 洁 寇国莹 董 昌一条赶考路,连接历史,记录当下,叩问未来。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进京赶考去!

    我们走在大路上

    —— 赶考日前夕重走赶考路纪实

    记者 周 洁 寇国莹 董 昌

    一条赶考路,连接历史,记录当下,叩问未来。

    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进京赶考去!”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这里动身,当夜宿住唐县,3月24日抵达涿县(今涿州市),3月25日进驻北平。

    2013年7月11日,同是西柏坡。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赶考,成为印刻在燕赵热土的深深记忆,更是一代代河北儿女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

    江河奔涌,岁月流金。“3·23”赶考日前夕,我们重走昔日赶考路,从西柏坡,到唐县,再到涿州。一路走来,我们发现,沿途如今已发生巨变——

    太行革命老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京南畿辅要地,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西柏坡

    “团结就是力量,乡村定能振兴”

    3月的西柏坡,山峦吐绿,碧水东流。中共中央旧址内,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慕名而来。

    这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场景——

    院内,土坯房低矮简陋,桌椅油漆斑驳,被子补丁连着补丁。

    院外,仅一墙之隔的西柏坡村,精致的农家院,整洁的柏油路,交织成一幅喜人的乡村图景。

    墙内墙外,隔着73年的光阴,早已换了人间。

    正值中午,屋内窗明几净,炉火烧得正旺。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腌肉面,77岁的闫青海笑得满足:“住上新楼房,冰箱、彩电要啥有啥,70多年前共产党‘进京赶考’,为的不就是这样的好日子!”

    这样的好日子,闫青海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948年,3岁多的闫青海得了一场重病,绝望的父母把他放在碾盘上,打算放弃。董必武夫妇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这才救回一条命。

    而最让闫青海难忘的,是2013年的那次座谈,他就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对面。

    “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谆谆嘱托,深深烙印在闫青海的记忆里,更指引着西柏坡人大步奔向好日子。

    铆足劲谋发展,西柏坡镇红色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7000平方米的红旅小镇,打造了自西柏坡高速口至西柏坡景区沿线环湖绿化生态线。2021年,全镇人均年收入12600元。

    一家一户的好日子,汇聚成精彩的脱贫攻坚答卷。2018年9月,平山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在全省革命老区县中第一个脱贫出列。

    新时代的西柏坡故事,每天都在更新。

    西柏坡镇北庄村,广为流传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从这里唱响。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庄村全体党员:“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团结就是力量,乡村定能振兴。”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湿了眼眶,“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北庄村正大踏步前进。建成2个精品红色民宿院落搞试点,与拼多多合作建成电商直播助农惠农展销基地……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达到2万元,村集体收入也从6.5万元增长到120万元。

    “作为‘西柏坡精神’发祥地、‘进京赶考’出发地,平山更要带头传承‘两个务必’,弘扬西柏坡精神。”平山县委书记张前锋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更强责任、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滹沱河奔流不息,一如发展的接力棒不断传递。

    在西柏坡纪念馆“走向复兴”展厅,每每讲到一张照片,讲解员闫文彦总会格外激动。因为,照片里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人中,有她的父亲闫青海。

    从小听着西柏坡故事长大,闫文彦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些动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大学毕业,同学们都向往大城市,她却回家乡当起了讲解员:“让西柏坡精神代代相传,是每一个西柏坡后代应该担起的责任。”

    唐县

    “解决急难愁盼,答好民生答卷”

    3月17日,唐县淑吕村的一座农家院里,无花果树探出毛茸茸的新芽,散发出春的气息。

    98岁的葛桂多老人麻利地踱出屋门,从窗台上拿起一穗玉米,利索地搓下玉米粒,撒向正在树下觅食的鸡群。

    “现在的日子可好呢!吃喝不愁,看病方便,瞧我身体多壮实,啥毛病也没有!”老人家脸上堆满了笑容,感念着如今的好日子。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见过毛主席的老人,葛桂多说起毛主席夜宿淑吕村的情形,便止不住话头。

    73年前的春天,“进京赶考”途中,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傍晚时分入住淑吕村,就住在葛桂多家。毛主席十分关心土改后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刚住下就和县、村干部召开座谈会,一直工作到深夜。

    春播一粒种,代代为民情。

    毛主席虽然只在唐县住了一晚,却在这里留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初心。

    唐县,“七山一水二分田”,大部分群众生活在山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服务能力低,看病就医一直是群众关切。

    唐县党政“一把手”挂帅,把医改工作作为重大改革工程和重要民生工程推进。

    唐县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吴立国介绍,2020年5月,该县整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唐县医院集团,县域医疗资源由县乡村三级管理向一级垂直管理转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配置。

    “老人家身体不错,血压、血糖都很正常。”不久前,淑吕村村医赵银伍刚为葛桂多检查了身体。在集团统一管理下,全县65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像葛桂多一样,每年一次免费体检,每季度一次健康随访,村医会上门量血压、测血糖、称体重。

    此外,全县345个村卫生室还进行了现代化建设改造,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可同时开展会议、远程会诊、技术培训,大大提升了村级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真是太方便了!家门口就能做手术,以前还得跑到县城。”在距离县城60公里外的川里镇中心卫生院,68岁的张平尔正在住院部卧床休息。前几天他左腿髌骨骨折,听说镇卫生院有县医院的大夫坐诊,就在这里做了复位固定手术。

    “我刚到这里帮扶时,根本不具备手术条件。”唐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高建刚说,通过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科室共建,川里镇中心卫生院不仅恢复了手术室,还填补了神经修复、反取皮植皮等18项手术空白,一些常见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症前期处理都能完成,大大方便了周边百姓就医。

    不仅是川里镇,如今唐县20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全县医疗资源‘一盘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基层看病。”吴立国介绍,通过“签约互利”“科室融合”等措施,选派县级医院医生下沉到乡镇工作,并组织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入县级医院交流学习,实现了县医乡用、乡医县用,乡镇卫生院技术、管理、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全力打造“唐尧建筑劳务”品牌,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带动12万余人就业创业;加快发展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投资1800多万元建设“唐乐楼”,床位增加至420余张……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要坚定人民至上理念,以更加昂扬向上的赶考姿态,解决急难愁盼,答好民生答卷。”唐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兆敏说。

    涿州

    “对接京津服务雄安,推进高质量发展”

    涿州,党中央进京前的最后落脚点。

    毛主席当年留宿过的大院,如今已是小学校园。走进涿州市三义小学校园,穿过高大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便是党中央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

    “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承载的是赶考路上弥足珍贵的涿州记忆。”涿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郭学庆自豪地说。

    1949年3月24日傍晚,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抵达涿县,就涿县经济发展情况听取时任县委书记王成俊汇报,并提出市场回城、繁荣经济的要求。

    “市场回城”,成为涿县县委学到的“执政第一课”。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涿县把市场从城外迁了回来,经济很快呈现出繁荣景象。

    赶考精神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代涿州人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复兴力量。

    涿州,距离天安门西南50公里。这里是京畿的南大门,也是河北对接京津的重要“桥头堡”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

    “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全市上下必须以赶考精神对接京津、服务雄安,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涿州答卷。”涿州市委书记蔡炜华说。

    汉光祥宇光电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瑞利海洋信息体系论证与效能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等4栋主体楼结构框架已基本竣工……走进中国船舶集团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运输车有序进出,一栋栋高楼已拔地而起。

    “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对全市产业转型起到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涿州市发改局四级主任科员齐朝介绍,自2019年5月项目开工以来,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跟进、服务保障,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园区内13个建设项目,7个已经开工。

    产业在升级,发展在提速,涿州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快马加鞭——

    中国五矿涿州科技产业园、中冶集团总部基地、中国农大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项目……随着一批“中字头”“国字头”企业和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智能装备制造、央企总部、影视传媒、文化旅游、高端农业“五大金饭碗”越端越稳,为涿州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稳”的基础、累积了“进”的因素、增添了“新”的动能。

    打好碧水保卫战,白沟河、拒马河水清岸绿、鱼翔鸟飞,在白洋淀上游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

    华侨城集团涿州城市客厅、千喜鹤涿州总部基地,一座座地标性建筑鳞次栉比,城市绽放出新颜值;

    高铁站、航站楼,高速路网四通八达,真正融入“北京半小时通勤圈”……

    这座70多年前百业待兴的京南小城,已蝶变为京雄发展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正在呈现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