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乡村“土特产”唱响振兴歌
丰收时节,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东王坡乡东生沟村的现代农业园区内,草木葱郁,苹果、冬枣挂满枝头,负责人从树下探出身子,笑着说:“今年种了300亩水果,有人专门来采摘,有市场来收购,根本不愁卖!”
“土特产”变成“金果果”,得益于念好“土”字诀。近年来,石家庄市打好特色牌,壮大乡村产业,通过释放“土特产”活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乡村“土特产”唱响“振兴歌”。
走进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沟村的食用菌功能农业示范园区,大棚内一支支的菌棒上长满了“肥嘟嘟”的黑木耳,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晾晒。
“晾晒好的木耳,经过打包、装箱,明天就能出现在出现在商场的货架上……”该园区的负责人赵新国介绍,“我们带动周边10余村的200多农户增收,人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土特产”之“土”,源于一方水土。近年来,石家庄市持续开发乡土资源,挖掘价值潜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写好“土”文章。
作为“中国石榴之乡”,石家庄市元氏县凭借山区、半山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石榴产业,培育了华北最大的石榴基地,并将元氏“满天红”石榴培育成河北省名牌产品牌,让“小”石榴变身“大”产业。
眼下,元氏县西部山区石榴基地的4万亩石榴进入成熟期。连日来,北正乡北正村众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加班加点的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箱、搬运,准备将打包好的石榴送往上海、广州等地。负责人陈军民介绍,他们合作社种植石榴3000亩,每年可收入600万元左右。“新开发的石榴汁、石榴茶等产品不久后也要上市销售了。”
“我们把石榴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打造了山区特色采摘休闲旅游线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互补互促。”元氏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刘明肖介绍,目前,元氏县的石榴品种每亩产量可达5000斤,年产值可达7500万元,有效帮助村民致富增收。(石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