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体最大、树龄最长,平山文庙里这棵“柏抱桑”被称全国奇观!
文庙历史
平山文庙,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文庙胡同,坐北朝南,又称文宣王庙和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建筑群由东中西三路(院)组成,共占地5.4万平方米,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宋崇宁二年(1103年)迁建于此,是河北省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儒学文化的实物载体。中路(院)为主体建筑,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殿、文凤阁等,两侧建筑为角门、腰门、东西配殿等。东西路(院)为学署,是附属于文庙的教育机构。
△千年侧柏
“庙学合一”是平山文庙的特点,文庙建制沿用传统的“左庙右学”,直到清末形成“中庙、右学、左书院”的格局。
文庙内石碑林立,神位济济,古柏参天,旧制春季皆有祀圣之盛举。经过战乱,文庙遭到严重破坏,原建筑面积剩余不及五分之一。后来,文庙的大殿小屋均为平山城关粮站使用,为平山县储粮、放粮、调剂人民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1984年粮站迁出,1985—1987年由河北省政府拨专款对文庙进行了大修。
大成殿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东西配殿面阔各5间,进深各2间,通高12米,建筑面积626.6平方米。悬山单檐琉璃瓦剪边,柱子和梁架用材粗大,檐下斗拱朴拙简洁。殿脊上的“吻兽”制造精细,各具形态。琉璃正脊上浮雕龙、凤、花卉等图案,两端鸱吻东西对列,垂脊前端排列飞禽走兽。大殿巍峨庄严,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亚圣孟子、宗圣曾子、述圣思子、复圣颜子,两边为仲子、言子、冉子等十二哲塑像。殿外左侧1926年立知县庞观泉修庙碑记,右侧为1994年大成殿修缮捐款碑记,院两廊各室均为陈列室。
△殿脊“吻兽”
△陈列室
西院在民国期间是平山第一高小,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教育局教研室和五年一贯制学校、七十年代后一直为国家机关占用。
现今,进门处是平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中间是5株唐柏和12块从宋朝至民国期间的石碑。唐柏古朴健壮,干粗叶茂,见证着文庙的沧桑变化。
△殿前石狮子
抱桑唐柏
中院不但建筑巍峨庄严,还有一棵独特的“抱桑唐柏”。据记载,此柏栽植于唐贞观四年,迄今已1380多年,现在树高16.8米,树冠周长60余米,树围5.2米,树干5米处分为6枝。树杈中长有一棵桑树,枝繁叶茂,俗称“柏抱桑”。经专家鉴定,此柏为国家一级文物和一级古树名木。1998年,中国社科院沈阳生态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占考察后论定,该树国内罕见,树体最大、树龄最长,保护价值仅次于黄帝陵侧柏。
△柏抱桑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柏腐朽的树洞逐步增大,柏树的腐殖质变成了桑树的养料,桑树根越扎越深,迅速成长起来,桑树的树冠已完全覆盖了唐柏。冬春树木落叶时,还能分辨出柏桑交叉的枝干,夏秋树叶繁茂时则根本看不到柏树的枝叶,俨然成了一棵柏身桑冠树。
随着文庙的修复,柏抱桑也身价倍增,树周建起了玉石栏杆,树前立起了万年青铭碑简介。有人在树干上围上了几层红布,更增加了唐柏的神秘色彩。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文庙和柏抱桑已成了平山城一大景观。
注:现文庙正在修葺暂不接客
文/石家庄新闻网
图/雪雪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