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从红色经典到绿色传奇
图为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付兆飒 摄
一个小村庄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激荡;
一个小村庄转折了一个东方大国的历史走向;
这个小村庄里诞生的“两个务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理念根基;
这个小村庄开始的“赶考”成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牢记使命为人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神指引。
西柏坡,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从封闭贫困的历史深处走来,凭几十户勤劳勇敢的群众,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数十年沐风栉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树起了一个“从红色经典到绿色发展”的新样本。
从碾盘上的弃婴到第一个万元户
图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山县西柏坡革命旧址同闫青海握手交谈。(翻拍于闫青海家相框中照片。付兆飒 拍摄)
被誉为“新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的西柏坡村,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虽远在太行山深处,但扬名中外,红色旅游资源加上秀丽宜人的环境,使这里成为了游客青睐的著名旅游目的地。
闫青海,作为西柏坡村第一个万元户,一名老党员,依托红色资源打赢了脱贫翻身仗,同时也见证了整个西柏坡村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
1948年,2岁的闫青海生了一场大病,村医表示无能为力,闫青海被母亲用破苇席片儿包裹着放到了村边的碾盘上。当时,借住在闫青海家的董必武夫妇在回家路上发现了这名被抛弃的“小房东”,看到微微翕合的嘴唇,董必武夫人何连芝将闫青海送到了中央医院的东柏坡医务所,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活蹦乱跳的闫青海回来了。
1968年,年满20岁的闫青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干就是15年。
那时候,西柏坡村村民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吃的是紧俏的统销粮。闫青海一家五口挤在一间20来平米的土房子里,窝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在一口黢黑残破的锅里抢饭吃。
“不仅我们家,家家户户都缺吃少穿,一天才可以赚5分钱,根本不够生活。因为穷,有的村民甚至全家迁往山西谋生活。”西柏坡的穷苦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闫青海心头。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渐渐吹出了一片新天地。面对村民一贫如洗、守着三分薄田度日的光景,身为副书记的闫青海做了一个决定,“要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于是,闫青海发动村里五六个壮劳力与其一起到石家庄当搬卸工。打工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一天能有30块钱的收入,这对于当时的西柏坡村民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改革开放不就是要改变么?安于打工现状不是长久之计。”闫青海一边积累资金,一边思索接下来的路怎么走。1981年,闫青海下海经商,到北京去批发布匹,然后再运回来卖,成为村里第一个“老板”。那时候,大家穿的还是单一的粗布衣服,没有太多的花色和样式,闫青海从北京运回来的时髦布料在村子里引起了很大轰动。“原来衣服料子有这么多种类呢,还可以有这么多花色”,村民感叹着,争先恐后地买起了新布料,做起了新衣裳,西柏坡村也开始靓了起来。
“那时候批发一米布是六块钱,我卖六块六一米,一米可以赚六毛钱。每次可以运三四件布(一件大约100米),这样算下来一趟可以赚200块钱左右,一个月可以来回三四趟。”闫青海边算边说。
靠着卖布,闫青海摇身变为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成为人人都艳羡的对象。
那段时期,毛泽东、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人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等已经完成复原建设,一批又一批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游人来这里亲睹红色圣地。日渐增多的游人让闫青海嗅到了新的商机。1983年春天,闫青海用卖布攒下的钱从保定白洋淀买回了自己的第一艘游船——长13米、可容纳40人的二手船,在岗南水库搞起了旅游。
“改革开放以后,来西柏坡旅游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我想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就买了一条船,开游船赚钱。”闫青海的想法很超前。短短半年时间,闫青海就收回了买船成本。
在闫青海的带动下,西柏坡村民以及周边村民都开始购买游船搞旅游业。船多了起来,人多了起来,矛盾也就多了起来。为了规范市场、统一价格、便于管理,90年代初期,闫青海牵头组建了西柏坡水上旅游公司,开始集中管理游船、统一分红,不仅确保了各船家的收益,还保证了游客的游玩质量。
2002年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环保的要求,闫青海对自己的游船进行升级换代,花费7万多元从天津杨柳青买回来一条环保节能船,噪音低、污染小、船速快,舒适的乘船条件和愈发美丽的水上景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
现如今70多岁的闫青海并没有停下脚步,照看晚辈、侍弄菜园,有需要时也还会再去当游船司机带游客游览。“大家都喜欢坐我的船,因为觉得坐我的船舒服,而且还可以听我讲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时的故事。”
红色历史基因加上这些年的基础条件改善将西柏坡村塑造成了闻名中外的中国革命圣地,闫青海的愿望就是将这些红色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柏坡红色历史、牢记柏坡红色文化。
“现在的日子过得滋润得很,彩电、冰箱、抽油烟机、净水器等都有,吃穿不比城里人差。”谈及现在的日子,闫青海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从路边小摊儿到“豪华”旅馆
图为韩花珍家的招待所。付兆飒 摄
走进西柏坡村,一幢幢黄墙灰瓦的农家院整洁漂亮,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通到了各家各户,街道两旁布满了各种农家饭店、农家旅馆等。
其中,82岁韩花珍一家经营的平山县西柏坡招待所是村里最“豪华”的一家旅馆,它不仅有着接待过国家领导人的光荣,更是在红色旅游拉动以及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柏坡人的创业标杆。
韩花珍,西柏坡村原支部书记闫民生的妻子。1989年,闫民生因心脏病去世,留给老伴韩花珍的只有三个女儿和一屁股外债。为了生活,韩花珍用卖一只大公鸡的2.8元买了一个水壶以及几个茶杯,到西柏坡纪念馆前摆起了小摊。五毛钱两杯水,一块钱三个鸡蛋,两块钱一茶缸酸枣,一张小桌子,几个小凳子,韩花珍的生意经从此念了起来。靠着一毛钱一毛钱的积累,韩花珍不仅把债务还清了,还攒下了一点零花钱。
韩花珍用柏坡人的朴实践行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做生意的同时把家里和地里收拾得井然有序,面对某些人“不好好种地,找个借口又去村口歇着去了”“做啥生意,能赚钱么”的嘲笑,韩花珍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想法。
此时的西柏坡村村民思想还未开放,未意识到韩花珍将是未来自己争先效仿的对象。
慢慢地,韩花珍的生意越来越好,手中的票子越来越多,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加入了卖东西的行列。借助西柏坡纪念馆这一红色景点,依托越来越旺的人气,西柏坡村村民渐渐摆脱贫穷的束缚,手里的闲钱多了起来。
1991年,汽水风靡了大街小巷,韩花珍托在石家庄工作的女儿帮自己找到汽水配料,开始自己制作汽水,然后卖给游客。相比较于其它摊位的白开水,八毛钱一大瓶、四毛五一小瓶的酸酸甜甜的汽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光顾韩花珍摊位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好时一天能卖40多块钱。
“做生意,就是要头脑灵活,紧跟时代潮流。要多留心游客的爱好,关注大城市的新鲜玩意儿”。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韩花珍小摊上的商品日渐丰盛起来,健力宝、矿泉水、方便面、各种旅游纪念品等都能在这里找到。
在母亲的影响下,1995年,韩花珍的大女儿承包了供销社的房子,开起了村里第一个招待所——西柏坡招待所,能容纳40人住宿、300人就餐,来游玩的游客有了住宿的地方,韩花珍家的日子也更上了一层楼。
七年创业不寻常。有了厚实的家底儿,韩花珍家不再满足小规模经营,另选新址、斩劈山岩,投资70万建起了一座1290平方米的旅馆饭店,主楼有20多间客房,西侧楼房则可容纳600多人用餐,每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生活是越过越红火。从以往欠债被别人耻笑,到现在成为村中过得最好的一家,韩花珍家的“豪华”旅馆成了西柏坡人开放创业、脱贫致富的最佳写照。
“当年,西柏坡村是一个穷困干秃的小山村,到处都是破烂不堪,房没一间,地没一垄,无奈只能远走他乡讨生活,那会儿村里就剩下了七八户人家。” 屋外寒风瑟瑟,屋内暖意融融,韩花珍一边翻看往日的老照片,一边感叹西柏坡村的变化,“现在可好了,村民们都用上了汽车、电脑、电冰箱、液晶电视等‘先进’物品,房子住得好了,马路修得平整了,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了,到景区游玩的人也逐年增多,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
从贫穷山村到美丽精品
图为西柏坡村街景。付兆飒 摄
无论是第一个万元户闫青海,还是时代弄潮儿韩花珍,他们不仅书写了西柏坡村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致富故事,而且成为带动村民改变“等靠要”思想、推动西柏坡村创新发展的榜样力量。
行走在西柏坡村,所见皆为“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之景。码头停泊的游船、轻点水面飞过的鸟儿;庄严的纪念馆、精致的农家院落;来来往往的游人、安然自得的村民……这个静谧小山村的每一个元素都在诉说着革命往事,让这里成为城里人“缅怀革命历史,见证峥嵘岁月”以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近几年来,在深入分析自身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之上,西柏坡村以发展旅游服务为目标,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对63个居民院落实施了重点改造,对饭店和商业牌匾、村内路牌和门牌进行统一设计制作,既标准规范又精细美观;对主路两侧进行景观打造,栽植景观树种800余棵;绘制文化墙1700平方米,讲述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建设“两个务必”文化广场、岗南水库文化广场8500平方米,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建设村民讲习所、村史馆和西柏坡村旅游文化新标识,丰富西柏坡村文化内涵。现在,村民不仅吃饱穿暖了,精神头也足了,用闫青海的一句话形容便是“有滋味得很”。
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人居环境和旅游服务都得到了提档升级, 2015年西柏坡村被正式命名为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
2012年,西柏坡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从河北省会石家庄到西柏坡的车程缩短到了40分钟,西柏坡从此进入石家庄“一小时经济圈”内,去西柏坡学习、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每年的四月份到十月份,这儿的人气特别旺,参观、游玩、拍照、拓展、红色教育、吃农家饭、买土特产品的游客络绎不绝。”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闫振祥骄傲地说。现在,全村85户244人中,从事旅游服务的有50多户、100多人,年集体收入达6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图为西柏坡村岗南水库一角。张晓博 摄
“两个务必”精神世代相传,改革开放路上只争朝夕。历史的车轮驶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西柏坡人将如何写好赶考新答卷?
闫振祥说:“下一步,西柏坡村将紧抓历史机遇,对旅游产业进行提档升级,组织村民集中学习普通话、文明礼仪等,对旅游纪念产品重新进行包装设计,突出红色元素,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品牌,争取为革命老区建设再添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