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平山发布-pingshanxian.com > 热点资讯 > 平山资讯 >  【中国精神】南泥湾精神·平山团与南泥湾

    【中国精神】南泥湾精神·平山团与南泥湾

    时间:2024-08-22 10:26:07  编辑: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202次   【】【】【网站投稿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河北广播电视台

    平山县_平山县_平山县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南泥湾精神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的基因血脉。

    平山团——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这一支由平山县开往抗战一线的铁军,也是一支活跃在生产建设一线的强军。

    【王汉旺 平山本土历史研究者】

    平山团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华北地区已经沦陷,为了抗击日寇侵略,120师359旅王震旅长率领着一个战地救亡工作团首先来到洪子店,因为洪子店是当时抗日救亡的一个中心。

    他们来到洪子店第一个任务就是扩军,当时的口号就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团结一切抗战的力量进行抗战”。在党员的带动下,仅仅用了一个月零三天的时间,就有1700多人报名参军,其中有父子同时参军的、弟兄同时参军、叔侄参军等等。

    由于都是平山人,所以就叫平山团,编入359旅718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有1700人报名参军,而且能以整建制编入八路军的正规部队,这在整个抗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王汉旺,平山本土历史研究者,他讲述正是平山团的历史。

    1938年1月,平山团等部改编为359旅第718团。南泥湾垦荒,359旅是模范,718团则是模范中的模范。

    1944年,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到访延安,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著作《南泥湾印象》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难忘平山团》,里面留有这样的文字:

    “我们走近南泥湾的时候,看见十几个人一群的兵士在田里工作。他们一面挥舞着锄、耙和铲,一面唱歌。他们作战用的来福枪、机关枪、手榴弹和迫击炮就在附近堆放着,堆放的方式是有秩序的军操方式,这些军械几乎都是战场上缴获的日本货。它们缄默不语地证明这些劳动者彻头彻尾是战斗员,而不是农民……

    我们去访问王震359旅的718团。营长何麟,年33岁,是一个矮胖善战的人。‘三年前,我带了443个人到这儿的时候,山谷里什么也没有。’他说:‘第一年我们辟了些地,种了些粮食,够我们三分之一左右的需要。去年,我们的生产增加了,全部实现自给自足。今年希望有更多盈余,实现我们的目的——就是用两年的劳动多生产一年的余粮。’”

    扛枪的肩膀,扛上了锄头。起初,来自晋察冀抗战一线的平山团里,很多人想不通,说我们是来打鬼子的,不是来种庄稼的。曾任平山团政委罗章的儿子罗海曦说:战士想不通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我父亲自己做了个镢头,带头开荒。

    开垦南泥湾,战士们手不离锨把、镢头、镰刀,挖土斩草,满手血泡,718团团长陈宗尧每次劳动都坚持到最后。战士们说:“陈团长,你比我们挖的都多,简直跟打仗一样,我们赶都赶不上。”

    齐阙声,平山县东黄泥村人,17岁参军入伍,成为718团的战士。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背粮食没口袋,就拿裤子一捆,用那个背粮食,背小米。包括营长、团长,都去背粮食。”

    模范的718团,其中有两位成为《解放日报》报道的“模范”。毛泽东说:“陈宗尧同志是八路军718团的团长,他率领全团走几百里路去背米,他不骑马,自己背米,马也驮米,全团指战员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人人精神百倍,无一个开小差。左齐同志是该团的政治委员,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开荒时他拿不了锄头,就在营里替战士们做饭,挑上去给战士们吃,使战士们感动得不可名状。”

    来自太行山上的718团,经历抗日战争、驰骋解放战场,在19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2军第5师第14团,作为一野主力之一转战陕甘青三省,而后进军南疆,于1949年12月进驻阿克苏,自此再没有离开祖国的西北边陲。

    1950年2月,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来到阿克苏,与平山改编的五师14团一道,接受了开发沙井子垦区的任务,并于1952年初正式组建新疆军区农一团,拉开了平山团铸剑为犁、开发南疆的序幕。几十年光阴似箭,黑戈壁变成了塞外江南,从前的沙井子更名金银川。

    行军打仗、生产建设,平山团从不负“子弟兵”称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平山团传承着南泥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