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西调秧歌
平山西调秧歌在《平山县志》早有记载,在平山流传已久,起源考证不详,至少达数百年以上。现今只有刘家沟、白龙池、辛庄、柏树庄、观音堂等几个村庄有人能演。其中,刘家沟村和白龙池村,同属古月镇辖区,是目前平山西调秧歌最主要的流传地。刘家沟村在古月镇东5华里仅靠西煤东运的冀晋大道通衢边,四面环山,全村110户,600多人。白龙池村,古月镇东10多华里临近温塘、西煤东运冀晋大道北边的一个小山窝里,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
据传说,平山西调秧歌源于农民萌秧所唱的田间小调,由民间“串街秧歌”、“-腔”、“秧歌舞”等脱胎发展而成的,后来发展成为演绎演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属于平山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与大街上腰系红绸、手拿绸扇扭的秧歌大相径庭。凡演出都化妆勾脸谱、穿戏服,一派整装。曾有“大罗腔”、“调0身歌”等称谓,最大特点是乡音配土调、通俗易懂、唱腔委婉动听、唱词长短不一、方言土调浓郁等特点。所演剧目多半为农村的生活琐事、民间故事和家长里短的轶闻趣事,也有一部分朝廷戏。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平山西调秧歌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戏曲艺术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平山西调秧歌剧目内容多半为农村的生活琐事、民间故事和家长里短的轶闻趣事,也有一部分朝廷戏。
民国15年时,平山西调秧歌在平山县仍相当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秧歌戏。清朝末年,在著名艺人崔天宝的口口相传下,出现了著名秧歌传人李同祥(艺名“抓心旦”)等人,并形成了几大流派。其中“同祥派”影响最大,民间曾流传“看了抓心旦,三天不吃饭”的谚语。解放后,有所创新和发展,改编加工了一些朝代戏,在腔调和音乐方面进行的改革,尝试改变秧歌不带弦的传统,开拓了秧歌卦弦先例。目前,在平山县古月镇刘家沟村、白龙池村还流传手抄西调秧歌剧本30余个,这两个村还有演出活动。但总体上处于传人少,难发展,需政策支持,亟需保护的状态。